几年前春安配资,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采访中提到“欧洲或将成为俄乌冲突最大输家”,当时不少人觉得她过于谨慎,甚至有点杞人忧天。然而,现在看来这句话竟成了现实。2024年夏天,在布鲁塞尔会议上,欧盟决定彻底废除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,这直接导致德国工业陷入困境。以前德国工厂六成机器依靠俄罗斯便宜又稳定的天然气运转,现在只能依赖高价的美国液化天然气,成本翻了三倍多。不少网友感叹:“我们不是支持乌克兰,是不想自己先饿死。”虽然这话听起来扎心,但确实反映了现实。新任德国总理默茨坚定支持欧盟立场,强调“价值观高于利益”,但制造业企业却难以承受这种压力。
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持续很久,第18轮制裁表决时,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曾公开反对,表示本国经济无法承受。但最终还是投票通过,他无奈地表示“顶不住”。这种表面上的协商实际上带有强迫意味,中东欧国家纷纷抱怨:我们不是亲俄,只是怕把自己玩死。
春安配资
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“影子船队”也被封杀,以前还有油轮绕道第三国偷偷给欧洲送便宜油,现在这条灰色通道也堵死了。从2025年起,这些船进不了港,印度、土耳其那些涉及俄罗斯原油的炼厂产品也被拉黑。这一系列操作导致法国、意大利、德国制造业成本飙升,有网友调侃:“汽车厂快变博物馆啦!”Eurostat数据显示,2024年整个欧元区经济增长不到1%,而昔日领头羊德国已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。老百姓的生活费水涨船高,每个月工资还没捂热就交房租电费去了。
金融战线同样惨烈,新一轮制裁将22家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系统春安配资,看似断绝俄方生路,结果德企订单做不了结算,小微企业干脆丢掉市场。有老板无奈吐槽:“市场还在,人收不到钱,有啥用?”与此同时,美国能源出口赚得盆满钵满,还顺手把欧洲产业链吸走了一大截。《通胀削减法案》像超级吸尘器,把工厂、人才、资本统统卷到美国去,大众、巴斯夫等巨头公司都扛不住跑路去美国建新厂。有人感慨:“欧美关系铁,但钱还是认美国。”
至于战争本身,美国既不用流血,又能坐收渔利,把援助资金变成军火订单回流自家军工企业,一举多得。普京虽然压力山大,却稳住阵脚,把能源卖向亚洲,用卢布、人民币、卢比结算,也算另辟蹊径活出了新路数。有网友评价:“别人打仗赚吆喝,我们打仗赔裤衩。”
早在卸任前夕,默克尔就警告过:别指望靠意识形态解决所有问题,更不能机械照搬对俄脱钩逻辑去对付中国。当时没人信,现在大家才发现,她的话句句见血。如果一个大陆的安全和发展命脉全系在外部供应链与他国庇护之下,哪有什么真正的话语权?
今天看来,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并非莫斯科或华盛顿,而是整个欧洲社会。从家庭账单到就业岗位,从政策摇摆到产业空心化,每个人都体会到了所谓“大棋局”落在人间烟火里的重量。接下来,欧洲还能再赌一次未来吗?是不是该停下来好好琢磨自己的路到底该怎么走?
春安配资
摩根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